女老師因長新冠疲倦胸悶 
經中醫調理重拾「肺活量」

【記者 劉金邦 / 臺中報導】一名35歲女老師,三個月前感染新冠肺炎痊癒後,每天都很疲倦,爬樓梯較吃力,感覺胸悶,授課時也不如從前有活力,故於日前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求診,經賴香君中醫師評估屬於肺氣不足,建議服用中藥調理與食療後,女老師順利恢復以往的「肺活量」。

感染新冠肺炎何時會痊癒 新冠肺炎會有長期後遺症嗎?

多數新冠肺炎感染者在2~4週內可脫離急性期,但約有30~60%的人仍具有持續症狀,其中大約有20~30%的症狀甚至比疾病早期更明顯,或在焦慮壓力下有疲倦、呼吸困難、胸悶、記憶力下降、失眠等困擾,若上述症狀持續存在2個月以上,那就可能屬於長新冠症候群患者。

長新冠(Long COVID),指的是感染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其成因仍未完全解答,目前僅知後遺症可能來自於病毒雖從病人身體大部分器官清除,但仍潛伏在人體某些角落,比如腸道、肺部或神經系統;再者,病毒肆虐期會直接感染人體多種細胞,並引發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經過一段時間急性症狀減低,但整體發炎尚未完全平復,因而造成長期後續症狀。

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的診斷
包含:
• 可能或確診的SARS-CoV-2感染病史
• COVID-19發病後三個月
• 症狀持續至少兩個月
• 無法通過其他診斷來解釋
• 常見症狀包括:疲勞(15~87%)、呼吸急促(10~71%)、胸悶(12~44%)、認知功能障礙/腦霧(30~40%)、嗅覺障礙(10~13%)以及其他會影響日常功能的症狀

依體質對症開立處方 助您緩解長新冠後遺症

新冠肺炎急性感染後,人體的陰陽氣血尚未完全恢復,因而表現出各種「虛勞」病徵。常見症狀與生活建議、適用食療如下:

一. 氣陰兩虛型
‧常見症狀:疲倦、口乾、心悸、自覺低熱
‧生活起居:忌熬夜、勿過度運動大汗出
食療:用百合、木耳、枸杞、茯苓、蓮子等

二. 肺脾氣虛型
‧常見症狀:疲倦乏力、胃口不佳、胸悶腹脹、大便稀軟
‧生活起居:睡眠足、稍午休、柔和運動、避風寒
食療:用黃耆、黨參、山藥、茯苓、芡實、白扁豆、蓮子、薏苡仁、大棗等

三. 肝鬱氣滯型
‧常見症狀:憂鬱、焦慮、失眠、胸悶
‧生活起居:作息有節、緩緩深呼吸、柔和運動
食療:可飲用疏肝解鬱茶,如薰衣草、玫瑰、陳皮、佛手等

四. 清氣不升型
‧常見症狀:注意力不集中、腦霧、認知功能下降、記憶衰退
‧生活起居:勿過勞過度用力
食療:用黃耆、黨參、天麻、山藥、茯苓、蓮子、大棗等

賴香君醫師表示,患者透過中藥調理,可早日平衡病毒感染後的人體紊亂,有助恢復健康。除此之外,中醫師也建議搭配導引復健,如八段錦、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在後疫情時代,仍要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不群聚,起居有節,以達到免疫平衡的健康目標。

賴香君醫師表示,患者透過中藥調理,可早日平衡病毒感染後的人體紊亂,有助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