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金邦 / 臺中報導】62歲的魏女士,受右膝退化性關節炎所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先前曾於他院接受過關節鏡手術,但未見明顯改善;魏女士輾轉經友人介紹,去年十月份接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李光申副院長的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術後2-3天即能使用助行器行走自如,術後不滿五天即能出院。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右膝關節炎引起的疼痛不適已消失,膝蓋的靈活度及柔軟度大大地改善。
李光申醫師指出,隨著醫療科技快速發展,人工關節材質也不斷進步,不但延長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也讓人工關節手術更加普及。然而,要能達到術後功能的快速恢復,醫師的手術技術,亦扮演重要角色。醫師除了必須將人工關節裝在正確的位置,手術過程中使用的微創技術,能夠減少不必要的組織破壞,減少病人術後疼痛,關節功能快速恢復,避免組織攣縮,進而增加術後關節的活動度及柔軟度。
李光申醫師表示,微創關節手術亦可用治療於患有髕骨半脫位及髕股關節炎的病人。54歲的孔女士,患有髕骨半脫位及髕股關節炎,雙膝疼痛、膝蓋彎曲角度受限,無法蹲下。日前來到中國附醫骨科部求診,李光申醫師使用微創手術技術,以僅僅不到2公分的小傷口,執行髕骨半脫位手術復位手術,病人術後雙膝彎曲角度恢復快速,現在已能自由蹲下,疼痛症狀消失,與健康的人無二致。
李光申副院長的團隊,已執行多例微創人工關節手術,李副院長指出,微創手術技術的優點,在於傷口較小,出血量較少,病人術後無需裝置引流管,並且配合術中及術後的多重止痛方式,病人術後的疼痛感及不適感大大減少。通常病人在術後當天或隔天上午,便能下床行走。微創人工關節手術,可以縮短住院期間,讓病人達到功能快速恢復(ERAS;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