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高壓氣霧化學療法 (PIPAC) ,現階段可將化療分子奈米化,高壓擴散下進行更深層腹膜治療,更廣泛且均勻的噴灑在全部腹膜,並達到促使腫瘤表面纖維化,抑制腫瘤生長的目的。
三月春臨,又是眾所期待、色美味甜的太平枇杷登場的時候了!歷經疫情肆虐的2020、2021防疫歲月,睽違兩年的太平枇杷節系列活動宣告回歸,7場次系列活動自今(9)日起正式開跑,3、4月枇杷季,太平歡迎民眾前往捧場鮮香多汁的枇杷!
「醫師,我生活好辛苦,本來聽力就不好,現在大家因為防疫都戴口罩或面罩,我即使戴最貴最大功率的助聽器也聽不清楚,每次學生發問或店員跟我說話,我也常常聽錯,整天都在祈禱別人不要跟我講話、學生不要問我問題,早知道我就聽你的話植入人工耳蝸,現在就不會這麼痛苦了…」
太平買菸場榮獲文化部「110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管理維護優良獎,今(23)日上午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衡道堂辦理表揚。此次評鑑全國計有8處獲選優良個案,太平買菸場是台中唯一獲獎者,也是8處獲獎個案中少數由公部門自行營運的公有文化資產。
一旦出現飯後容易腹脹、食慾減退,排便不順等症狀,小心可能是大腸癌警訊!60歲的賴女士為上班族,1個多禮拜前發生連續多天沒有排氣、排便,甚至因腹部鼓脹嚴重導致走路困難,她先到急診就診,腹部電腦斷層懷疑,因為大腸腫瘤造成大腸阻塞,引起「吃不下、便不通」,需緊急治療。
為幫助經濟弱勢家庭,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秉持蔡長海董事長「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回饋理念,長期投入公益服務,關懷弱勢群體。特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合作,藉由「紅包傳愛~平安、健康過好年」活動,為弱勢家庭兒少募集紅包,幫助孩童安穩就學、健康成長,及提供遭遇急難的特況家庭獲得適時扶助。
心臟疾病常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其中以急性心肌梗塞為首要,尤其是平時身強體壯的年輕人(小於45歲)更容易輕忽早期症狀,若因此錯失最佳搶救時機,就可能面臨立即的死亡風險,且伴隨而來的不良預後也將困擾終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治醫師盧炯睿提醒,近幾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如何及早發現、有效預防實為國人健康的一大課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5)日與法務部、教育部、內政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舉辦「拒絕毒害 健康無礙」畫展暨記者會,邀請民眾一同體驗當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少女、逃避批評男孩等世界名畫裡的人物,遇見毒品會發生什麼驚人的變化。
肺癌為十大癌症死因中的第一名,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就醫時有將近65%為第3B至4期患者。64歲的黃先生是個重度菸癮者,民國108年確診為肺腺癌第4B期合併腦轉移,經化學治療合併免疫治療,加上整合多科醫療,將他的肺腺癌從第4B期治療到1B期,現在黃先生身體內並無癌細胞,每次回診看起來精神奕奕,現已經回到職場工作,在良好的生活品質下陪伴家人。
臺中市太平區公所於110年12月4日在太平買菸場辦理「圓形的奧秘-陳庭詩創作展」及「2021太平鐵工藝術節成果展」聯展開幕暨頒獎典禮。市府農業局蔡精強局長代表盧秀燕市長到場致詞,文化局陳佳君局長也蒞臨現場,皆對太平買菸場保存菸業文化以及公所推動鐵工藝術節予以肯定。